導電涂料的導電機理淺談

http://srglobaltrade.com  時間:2015/8/12  來源:全球涂料網(wǎng)

 

 

   全球涂料網(wǎng)訊:

    均勻分散在成膜樹脂內(nèi)的導電填料含量超過一定值時,涂料電阻率迅速降低,表現(xiàn)出導電性能,這種現(xiàn)象被稱為滲流,這一臨界值即為滲流閾值。導電涂料的導電機理與滲流理論密切聯(lián)系,主要包括導電回路的形成和電子的傳輸兩個方面。

    導電回路的形成

    理論研究認為聚合物內(nèi)的導電填料含量達到滲流閾值后,復合體系內(nèi)的導電粒子便會彼此搭接或列隊形成三維導電網(wǎng)絡回路。導電粒子與聚合物混合時會形成界面,體系界面能過剩。導電填料含量越高,分散效果越好,體系界面能過剩也就越大。Miyasaka等將體系界面能與涂料導電性能聯(lián)系起來,認為滲流閾值是一個與體系界面能有關的函數(shù),當體系界面能過剩到接近極限值Δg*時,導電填料將產(chǎn)生團聚避免界面能進一步增大,該理論能較好地解釋填料含量超過滲流閾值后,電導率提升變緩并最終維持在恒定值。

    電子的傳輸

    導電回路的形成是從宏觀上來描述導電機理,而電子傳輸則是電流形成的微觀過程。填充型導電涂料的電子傳輸過程比較復雜,目前比較認可的主要有導電通道理論、場致發(fā)射理論和隧道效應理論。導電通道理論認為電子是通過涂層內(nèi)彼此接觸的導電粒子來實現(xiàn)傳輸?shù)模瑘鲋掳l(fā)射和隧道效應理論則認為在熱振動或內(nèi)部電場作用下,電子可以越過勢壘在彼此相鄰幾納米的導體粒子間遷移。大量研究表明CNTs或GNS含量較低時,導電涂層的交流電導率隨著頻率的提高而迅速增大,當它們含量超過滲流閾值后,即使頻率變化,交流電導率依然保持穩(wěn)定。這是因為隨著外場頻率的升高,光子能量相應增大,電子在局域態(tài)間的躍遷概率增大從而提升體系的交流電導率,一旦CNTs或GNS的含量超過滲流閾值,體系中即形成了暢通的導電網(wǎng)絡,故交流電導率不再隨頻率而改變。所以當CNTs或GNS含量較高時,電子主要經(jīng)過導電通道進行傳輸;當其含量較低時,形成連續(xù)導電通道的幾率較小,這時電子主要通過場致發(fā)射和隧道效應來實現(xiàn)傳輸。(來源:全球涂料網(wǎng))(更多資訊請登錄:全球涂料網(wǎng) http://srglobaltrade.com/

 

 

 

標簽:涂料網(wǎng)  涂料    涂料市場  色漿

分享到:

熱點資訊

資訊排行

友情
鏈接
為您提供全面的服務渠道 (服務時間:工作日09;00-18;00)

客服咨詢熱線:0755-89636258 89631248 | 傳真:0755-89634103 | 郵箱:409504723@qq.com

法律顧問:廣東粵和律師事務所(閆律師) 官方QQ交流群:237451639

版權所有遠宏公司 涂料商城 涂料交易網(wǎng) 粵ICP備11091670號-4